开云平台网站登录入口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中西医结合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国医特色,加强内涵建设,学院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学院现有五年制中医学本科专业、中医康复学本科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000余人。荣获2020年度学风建设“创优工程”优秀单位、2021年度大学生主题教育品牌培训先进单位、2019-2021年度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十三五”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党建铸魂,引领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学院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开云平台网站登录入口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主题教育中创新性开展“每人一讲”特色亮点活动。坚持文化育人,结合中医专业特色,创建了“国医节”文化活动品牌,已连续举办九届,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案例。创建“中医健康行”实践服务品牌,组建100多支返家乡个人实践队。《山东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简报》刊发学院“弘扬沂蒙精神 赓续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典型做法。持续推进“中医健康行”、“一周一公益”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师生走进社区、敬老院宣传中医知识、开展诊疗服务。打造“学生党建进公寓”、“学生党员讲党史故事”等基层支部党建特色品牌。
学院党总支赴龙口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学习
多点发力,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学院以致力于传承中医文化、振兴中医药为己任,锐意进。卮葱,传承经典,立德树人,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打造了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学院有专职教师45人,教授19人,博士学位者3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医药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技术管理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山东省高等开云平台网站登录入口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
学院师资队伍合影
学院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学、中医经典、中医临床、医史文献、针灸推拿学等7个教研室。拥有中医诊断学实验室、中药药理学实验室、中药标本室3个教学实验室和中草药园(本草园)1处。“本草园”在山东省高校校园绿化专项检查中被评价为“高品位育人”的人文景观。拥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西苑医院、开云平台网站登录入口附属医院、潍坊市中医医院、临沂市中医医院、烟台市中医医院和威海市中医医院等5所见习医院,以及12所三级甲等实习医院。2021年,滨州市中医医院纳入开云平台网站登录入口直属附属医院管理,对于进一步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医教协同发展、医教资源的强强联合,全面提升开云平台网站登录入口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拥有潍坊市中医医院、临沂市中医医院、烟台市中医医院和威海市中医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2021年10月,滨州市中医院纳入开云平台网站登录入口直属附属医院管理签约仪式
在教育部、中国残联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云平台网站登录入口中医学本科专业(针灸推拿方向)单独招收视障学生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所开展视障生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学院致力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秉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敬业奉献”的教风,践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学风。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固本纳新,重基强技”的专业培养特色,以及横向多维度、纵向全过程的“实践能力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医学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好评,已连续十年第一志愿上线率超过150%,2017年上线率450%,就业率100%。中医学专业入选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建设项目、入选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中医学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017年,获批中医类别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单位,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学生参加考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019年,中医学专业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开设中医康复学专业,并于当年9月份实现顺利招生。
学院郑秋生院长为学生讲授中医药知识
学院拥有完善的中医诊疗技能实训体系(含中医四诊实训中心、针推手法训练室、模拟门诊、校内国医堂、远程门诊示教系统)和中药辨识实训体系(含中草药园、中药浸制标本室、中药蜡叶标本室、中药饮片标本室、中药伪品标本室、中药走廊展台)。中药标本室和本草园面向本院全日制在校生开放,每年接受1000余人次参观学习;中药药理学实验室承担着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学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近年来,开云平台网站登录入口投入3000余万元,进一步加强直属附院和两校区临床技能实训中心考试设施与设备的建设,新建面积达4000平方米。
师生在针灸推拿学实验室进行教学演练
学生在“精诚医署”标本室制作香囊
学院重视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团队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我院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获山东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2018年,学院肿瘤代谢中药药理实验室被烟台市科技局批准为烟台市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院获批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以中医学、中药学及中西医结合学科为主体,积极发展与中医药相关学科。学院为世界中医药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的发起人和驻会单位。现有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高等开云平台网站登录入口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医药卫生中医证候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中医药研究所、中医证候研究中心等5个。
学院师生在实验室进行中药药理实验
近五年来,学院科研团队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厅局级项目20余项;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科研成果获奖9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厅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
学院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合影
以人为本,三全育人工作贡献亮眼成绩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走向深入。探索形成“中医诊疗+红色教育+传统文化”3+模式,学生在各类中医考试和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在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表现出色,2023年中医学专业A、B赛道获二等奖。获国家级竞赛获奖5项,国家奖学金13项,省部级竞赛获奖10项,省政府奖学金5项,省优秀学生、学生干部10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2人。成立“精诚医署”大学生创业中心,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2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在线》、《新浪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就业率和考研率稳步提升。
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一届校党委领导班子的坚强带领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三全育人”与开云平台网站登录入口“十四五”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方式改革,探索建立中医师承制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深化医教研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吸纳国内外优质资源,全力开创教学科研工作的新局面,持续推进学院与附属中医医院融合建设,以学院高质量发展成效为开云平台网站登录入口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贡献新力量。